欢迎访问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

学术动态

学术讲座:作曲与分析的诗学策略

时间:2016-12-09 点击数:

贾达群学术巡讲

作曲与分析的诗学策略

JIA Daqun National Lecture Series

The Poetic Strategies on Musical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016.12.14-15(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

时间:2016年12月14日 下午 3:00-5:00

2016年12月15日 上午9:40-11:40

地点:石湖校区教8楼第一阶梯教室

脱离结构和形式而抽象地探讨艺术品的内涵或意义是空洞且毫无说服力的,因为承载艺术家思想和情感、学养和技巧的媒介正是那细腻精致、缜密连贯、妥帖逻辑、新颖畅达的作品结构和形式。艺术品的结构和形式实为艺术家情思事理的物化寄托及符号表征。要企及对艺术品之思想认知、精神契合及形式玩味的意愿,必须通过对艺术品的结构和形式进行深入地研究才能真正获得。

对艺术形式的探讨,实际上是通过深入观察、精细分析艺术品之形式化程序及过程的逻辑以及厘清该逻辑与艺术创作观念之有机关联,从而探求艺术品本身所存在的学术性含量及其审美价值。和其它的优秀艺术品一样,经典音乐作品不仅表达了人类的丰富情感,而且也展示出人类的最高智力。本着这样一种认知,本次学术巡讲将以科学的态度、多元的视角、开放的创意、严谨的学理、缜密的逻辑与大家探讨、研究、论证并阐释音乐结构及形式诸方面的问题,考察、剖析、评价并揭示渗透且积淀在音乐结构和形式内的学术水准和艺术意趣,体味、领悟、升华并挖掘音乐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本学术巡讲将依循结构分析的理路,以音乐结构之深层原则——天然结构态为总纲,从作曲的角度,通过音乐形态、构态、对位等方面的层层展开,重新构建音乐结构的认知体系,最后抵达结构二元性的思考。

理论篇

第一讲:音乐作品存在的特殊(高级)方式(关于结构对位)

分析篇

第二讲:音乐的观念及其形式化程序之一—德彪西:印象的抽象表述观念及其新变奏方式和意识流结构

听课对象:主体——作曲、作曲理论、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硕士以上的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感兴趣的青年教师;旁听——音乐教育、音乐表演各专业硕士以上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感兴趣的青年教师。

讲者简介:

贾达群,作曲家、理论家,中国第五代音乐家群体在创作、理论和教育诸领域中富于创造和开拓精神,成果丰厚并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代表之一。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理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音乐分析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学术委员;《音乐研究》《音乐艺术》编委。

创作并出版数十部各种体裁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及十几篇(部)有关音乐创作和分析的论文与著述。作品《弦乐四重奏》1991年获日本“第十二届IRINO室内乐国际作曲比赛”大奖,《蜀韵》被评为“20世纪华人经典”,《回旋曲》、《龙凤图腾》、《两乐章交响曲》、《巴蜀随想》等在国家级作曲比赛中获奖;出版个人唱片2张(Naxos,2015,2016)。论文《结构对位》获教育部第五届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结构分析学导引》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银奖(2011);专著《结构诗学》获教育部第六届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其它相关奖项还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996),美国亚洲基金会、古根海姆基金创作研究奖(2005),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2007),宝钢优秀教师奖(2008),上海市优秀文艺人才奖(2010),上海市育才奖(2014)等。完成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两项(《结构分析对我国新世纪音乐创作的核心价值》(2007)、《音乐的观念及其形式化程序》(2015)),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一项(《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2015))。

Copyright ©2023 苏州科技大学

手机版